板桥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
时间:2016-02-25     分享到:

  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镇按照“党建领镇,生态立镇,基础稳镇,科教兴镇,产业强镇”的发展思路,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农村特色产业化得到健康和持续发展。近年来全镇调整产业结构,推进产业化、规模化发展如下: 

一、基本情况 

  板桥镇是东方市的南大门,靠山临海,既有山区风光,又有海滨风情,是全市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乡镇之一。全镇行政区域面积共303.69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12公里,海榆西线公路、环岛高速和西环铁路、高铁都穿镇而过,交通便利。 

全镇耕地面积14.10万亩,人口共3.69万人,8200多户,农业人口3.5万人。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、海洋捕捞、养殖业为主,批发零售、劳务输出、服务饮食业等第三产业为辅。近年来,按照市场需求,我镇积极引进优质品种,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,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,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。据统计,2015年我镇地区农业生产总值达3.1亿,较201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。人均纯收入达8660元,年均增长18%。在产业化发展中,一批批企业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 

二、围绕党建促农业产业基地化、规模化发展 

  我镇在抓党建工作的基础上,把全镇21个村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列入镇年度工作计划。分批次选派各村书记、主任省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,培训人数达39人次。同时组织一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田头、新园等村两委干部到文质、本廉、桥南等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村庄观摩学习,2015年共组织了观摩学习活动共13次,参加人数达52人次。二是依托各村成立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站,做大做活土地流转,以支部牵头,各村两委干部都充当土地流转工作人员的角色。全镇土地流转呈现出活跃态势,仅这两年全镇通过流转的土地面积就达5.3万亩,为发展农业产业调整种植结构,促进基地化、规模化创造了条件。三是加强党员的培训工作,2015年我镇共组织农作物种植、农机械维修、病虫害防治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共3期,培训党员、群众达530人次,同时不定期安排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、技术员深入本廉、元兴等种植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,培训党员、群众超过1000人次。四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,我镇从4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,组建了九龙有机甜西瓜、源果蔬等规模大、生产效益好的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。近两年来,镇党委不断加大对合作社党支部的党建工作指导力度,帮助他们完善各项制度,加强技术业务指导培训,提供土地流转和农产品价格、病虫害防治等信息,引导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,强化经营增收能力。 三、围绕农业谋规划,打造板桥特色产业新格局。

  镇党委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,根据地域资源优势和生产现状,因地制宜,突出重点,围绕特色产业。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高产、高效、优质的大棚哈密瓜、玉米、瓜菜、香蕉和渔业水产等五大主导产业,产业结构日趋合理。全力打造出五个“产业基地”。一是以本廉、元兴、好瑞等村为中心的大棚哈密瓜种植基地;二是以抱利、白穴、高园等村为中心的香蕉种植基地;三是以中沙、田中、新园等村为中心的玉米种植基地;四是以“三板”、本廉地区为中心的瓜菜种植基地;五是以利章村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。五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,在区域上明确了全镇农业发展的重点和主导,推动了我镇的农业产业快速发展,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。截至目前,全镇农业产业规模化格局已形成,实现了哈密瓜种植面积6800亩,香蕉种植面积2.2万亩,优质圣女果种植面积4100亩,种植小辣椒2800多亩和甜玉米2.1万亩,以及其他瓜果类总面积达2.9余亩,沿海村庄共有近海捕捞船只达60余艘。 

  目前,全镇已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、标准较高、效益较好的种养殖产业生产示范基地,如:种植面积2000多亩的绿萝产业基地;种植面积2630亩的元兴园瓜菜种植基地和试种葡萄45亩获得成功,计划年内扩建种植面积达150亩的海南丰岛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。这些企业的发展将不断带动我镇农业产业快速发展,镇党委也将继续按照“党建领镇,生态立镇,基础稳镇,科教兴镇,产业强镇”的发展思路,做大做强我镇农业特色产业,促进农民增产增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