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边“山栏节”简介
时间:2016-03-17     分享到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江边“山栏节”简介

江边黎族同胞古时候沿袭着“砍山栏”的原始土地开发方式,过着“种一坡、收一箩”的清贫日子。山栏稻收成的好坏,直接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。

相传很久以前,有个老翁生有8个儿子,他们长大成家以后分别居住在8个峒。在年复一年地种植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栏园的过程中,老翁总是觉得老八的山栏稻长得好、收成多,日子也过得比哥哥们好。老翁思索良久,百思不得其解,便在一年的秋后亲自到老八的村峒去一探究竟。在老八的村峒,他了解到老八善于把握时机,早早的砍树,树枝晒得干,才能烧尽成灰土肥,稻禾才长得好的奥秘,并联系到公鸡晨鸣的现象,悟出一个道理来:“公鸡孜孜不倦早起报晓,抹黑出窝忙觅食,才能填饱肚子。人们要像鸡那样,早出晚归,辛勤劳作,才能丰衣足食。贵在时机,要抓住时间!”

为了把自己悟出的道理教诲孩子们,并记住鸡勤报晓的功德,老翁选在当年农历11月的头一个鸡日,早早地起来杀猪,制作糍粑,把8个儿子及他们的家人叫来,热热闹闹地吃饭、喝酒、对唱山歌。然后把自己悟到的道理反复地告诉孩子们,嘱咐他们一定要像老八那样种山栏,才能获得好收成。孩子们回到各自的村峒后,马上上山砍山栏。由于砍得早,烧得尽,土很肥,并及时赶上来年的第一场春雨,不误农时,果然那一年都获得好收成。各峒的人们见状,次年便群起而仿之,皆获得丰收。

老翁的启示和教诲,使人们逐渐地明白了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的道理。人们为了纪念祖先,感激他的教诲和鸡鸣报晓的功德,表达祈求丰收、向往美满生活的诉求,便把老翁最初教诲儿子的农历11月第一个鸡日,定为每年的“山栏节”。一直到现在,“山栏节”已成为江边黎族同胞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。 

为了过好自己的节日,江边黎族群众家家户户提前腌渍肉桑、鱼桑,熬制山栏米酒,酿造甜糯米酒,以备山栏节那天给家人和客人共同享用。山栏节大清早,各家男人们忙着杀猪,有的全“裉”(宗族)合杀猪宰牛,户均分肉;家庭主妇们则忙于制作糍粑。太阳刚升起来,家家户户便摆上猪肉、糍粑、酒等供品,轮流请“革魃赛”(道公)到家来念经作法,祭拜颂扬祖先,鸣放鞭炮,祈求祖先保佑老少平安,祈求天公作美,来年风调雨顺,获得好收成。吃过团圆饭后,孩子们穿着节日的服装,携带糍粑,三五成群到村子旁边荡秋千、玩耍,这样的节日情景要连续3个昼夜,在这期间,大人们走家串户,访亲会友,共饮畅叙,互祝好运。